学生参观呼和浩特长城文化博物馆
高晓梅为学生讲解长城知识
□文/图 本报记者 王璐
赵长城、明长城、秦长城……拥有2400多年建城史的呼和浩特,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样也有着丰富的长城文化资源。当你亲自踏上这片土地,看到蜿蜒的长城,不禁会感叹古人的智慧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近日,呼和浩特长城文化博物馆开始试运营,走进场馆,更能一站式领略长城雄伟之姿,了解更多有关长城的知识。
走进博物馆 开启与长城亲近之旅
内蒙古境内现存长城7500多公里,总长度占全国长城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呼和浩特市境内共有历代长城657.97公里,单体建筑及相关遗存1096余处,新城区、回民区、赛罕区、土左旗、武川县、和林县和清水河县都有长城遗存,跨越了战国、秦、汉、北魏、金、明六个历史时期。
想在呼和浩特看长城,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景区,那里因为长城和黄河“握手”的景观闻名遐迩;还会想到乌素图公园附近的战国赵北长城遗址,很多人会在春日赏乌素图杏花的时候来一次长城徒步。除了到现场看长城之外,这么丰富的长城资源有没有可能一次性都看完呢?近日,距离呼和浩特市秦长城3公里的呼和浩特长城文化博物馆开始试运营,满足了这个愿望,众多市民慕名而至,开启长城“文博游”。
呼和浩特长城文化博物馆是一座集展示、教育、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博物馆,是新城区深挖历史文化内涵、展现北疆印记的重要名片之一。博物馆以内蒙古自治区不同时期长城资源为展示主题,主要分为中国长城篇、内蒙古长城篇、呼和浩特长城篇、交融汇聚篇、长城保护篇5个部分。
走进展厅,会看到很多实物展品,结合展板上的文字介绍与一些数字化呈现方式,似乎可以想象到长城脚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也能够充分领略呼和浩特长城遗产资源及其价值、魅力和精神内涵。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博物馆的设立让更多人能够了解长城文化,感受长城中蕴含的团结统一、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为首府打造‘博物馆之城’、建设‘北疆文化’贡献文博力量。”
长城文化科普 助力学生感悟长城魅力
“《语文》课本中《长城》一篇这样写道: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新城区“理论学习轻骑兵”分众化宣讲团宣讲活动在呼和浩特长城文化博物馆进行,呼和浩特市关工委科普与法治教育指导团成员、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会长高晓梅从学生们熟悉的课本说起,向参加活动的呼和浩特实验中学哈拉沁校区的学生们介绍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八达岭长城。
随后,高晓梅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长城的起源、发展和现状,以及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合生动的历史故事和科学原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长城建筑中的智慧和技艺,以及长城对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并重点讲解了内蒙古境内的长城遗迹。学生们纷纷表示,听着专业的讲解,欣赏着长城相关的展品、文物,有关长城的知识更深刻地进入脑海里。
不仅如此,他们还热切地提问,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长城的知识。“长城一共有多长?”“长城的砖是怎样运到的悬崖峭壁之上的?”“长城是由哪些人修建的?”针对学生们好奇的问题,高晓梅一一为学生们进行了解答。同时,她也表示:“呼和浩特长城文化博物馆全面阐释历代长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致力于推进长城文化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让古老的长城活起来,让长城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据了解,类似这样进场馆、进学校、进社区的活动,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在2024年做了50多场。同时,高晓梅还定期做客广播节目的直播间,通过空中电波向大众介绍长城文化、北疆文化的相关知识,今年还出版了《长城拥抱黄河》一书,生动地描绘了内蒙古的长城故事、黄河故事。“长城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呼和浩特拥有这么丰富的长城资源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希望有更多人愿意走进博物馆、走到长城脚下,参与我们的长城文化科普活动,了解长城文化和北疆文化,了解我们的家乡。”高晓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