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房地产的部分,篇幅之长,着力之重,十分罕见。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
110个字,定调2025年中国楼市。“止跌回稳”和12月9日首提“稳住楼市股市”的说法一脉相承,但进一步加上了“持续用力”的措辞,释放出来的信号十分强烈:用尽一切办法,稳住楼市。
在明年财政、货币政策明显加力稳经济的大背景下,这110个字意味着房地产政策不仅会持续,还会更加积极有为。
既然房地产市场的“定心丸”已落实,关于2025年的中国楼市,有几个猜想:
1、还有新政策,且力度会加大
从第四季度的一线城市的表现来看,成交量已经有了明显提升。「We地产」每日跟踪的网签数据显示,北京10月、11月二手房网签量连续突破,12月有望再创新高,但“稳定”的根基可能还不牢靠,需要进一步夯实。
2025年第一季度,必然还会有楼市新政策出现,且力度会根据情况实时加大。
像LPR利率进一步降低、商贷利率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这类直接减少还贷压力,降低门槛让人“上车”的举措,都是板上钉钉。
2、房价不会“暴跌”了
至于“止跌回稳”,首先指的是价格止跌,不要再跌跌不休了,恢复大家买房的信心,同时,成交量要稳定,尽快去库存,减少各地财政压力。
说白了,相当于现在买房有了“兜底”,暴跌的情况不会存在了,当然了,暴涨也不可能,既不被允许,也没有现实基础。
3、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规模扩大
“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意味着改造规模会继续增加,方式和力度也会前所未有。
比如在方式上,住建部明确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且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扩围至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采用货币化安置方式。考虑到具体情况,在细化政策上,预计地方会将货币化安置与房票政策结合,通过补贴奖励带动新房去库存。
据测算,“城中村改造”被认为是房地产止跌回稳的重要抓手,这里聚集着大量新市民和年轻人,是潜在的购买力。
4、拉齐改善性住房需求和刚需
其实除了北上深和海南,其他城市刚需首套的门槛不高了,所以“充分释放”刚需潜力的话,应该主要是北上深继续优化限购政策,比如北京郊区或者五环外直接取消限购,或者纳税或社保年限再从两年减为一年等。
简言之,让本来上不了车的人上车,让本来不想上车的人想上车。
重点还是改善性需求。取消大户型限购、继续降低首付比例和交易税费等,尽可能和刚需首套用户拉齐,不再“区别对待”是大概率。针对多孩家庭,再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等。
同时,在供给端,优化土地供给,强调产品力,供应更多的第四代建筑和“好房子”,让有换房意愿的人群有得换,乐意换。
5、化“存量”为保障
不得不说,存量用地、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商办用房这些让人头疼的“存量”,不光面临着去库存难的问题,由于其价格的下跌,早就产生了金融风险问题。因此,严控增量和优化存量,既是消化库存的重要体现,也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抓手。
对于专门提到的盘活商办用房,业界认为,将来大规模改住宅的可能性比较小,改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或者长租公寓是比较可行的路径。总之,化“存量”为保障是个思路。
现在保障房的打法也是能不新建就不新建,优先拿别的改。有现成的确实没必要另起炉灶,钱和地最好用在刀刃上。
6、模式继续创新
新模式和新制度不用多说,连续提了四年了。包括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现房销售试点、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多个方面。
2025年这些都会随着前面诸多变革的落实,进一步推进,但凡事有个轻重缓急,有些会比较快一些,有些2025年可能会进展缓慢,只能是个中长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