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知识 > 每天学习 > 本田、日产“抱团”之后能够“取暖”吗?

本田、日产“抱团”之后能够“取暖”吗?

发布时间:2024-12-26 12:26:48来源: 13253963632

最近,本田与日产合并的消息成了汽车圈最大的新闻。

目前,本田、日产和三菱汽车已经签署谅解备忘录,本田和日产启动经营合并磋商,目标明年6月达成协议。与日产组成企业联盟的三菱汽车将稍晚一步、于明年年初判断是否加入。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按照去年销量计算,三者合并后的新集团的年销量将达800万辆,仅次于1123万辆的丰田集团和923万辆的大众集团。从进度来看,三家公司已经达成初步协议,讨论的重点主要围绕智能化和电气化领域展开战略合作。人事变动上,控股公司的总裁、内部和外部董事都将由本田任命。

要知道,本田和日产是仅次于丰田的日本的第二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但随着近年来全球汽车格局面向新能源时代的转变,二者都明显失速,在全球的市场竞争格局中越来越力不从心,全球主要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下降。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xxDSaF9LXAibDPSsclaNKdRRwsOibeuFGMfZjuVFPkMyWLuURAVdqkkKKhEWtKzk3umfQl4ibkFDjtqgpv2UXOmvw/640?wx_fmt=jpeg&from=appmsg

据2024年上半年的财务状况显示,本田期内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7.2%降至6.9%,税前利润同比下降15.6%至7419亿日元。前10个月全球累计销量297辆,相当于去年同期的92%。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zzESEUDicfct2rhMrUSdVFTQWEicD1Wh2SnjCuZuQIpciaicqLWriaNkvcuDP62JGtnmLk9lubYIZ6V4lHYTyogWxZw/640?wx_fmt=png&from=appmsg

日产跌幅更惨,今年上半财年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5.6%降至仅0.5%,净利润同比大降93.5%至192.23亿日元。前10个月全球累计销量为250万台,相当于去年同期的90%。值得一提的是,本田、日产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分别下降了31%和10%。

面对财务和销量上的双重压力。日产汽车高管直言不讳道,日产汽车还有12-14个月的生存期。为应对困境,采取了一系列自救措施,包括削减产能、裁员,CEO内田诚自愿放弃50%的月薪等。本田也被迫在全球范围内削减10%的产能,并关闭两条年产能为5万辆、24万辆的生产线。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xDSaF9LXAibDPSsclaNKdRRwsOibeuFGMO9pzzzFlu7bFCPuaD5ZaueiaNapdSI1uxbOdticWgyP4LS704EHoicAyA/640?wx_fmt=png&from=appmsg

中国汽车市场的失守,成为本田、日产转型过程中最为艰难的板块。要知道,中国是全球电动化、智能化竞争中最为激烈的市场。随着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在新能源上逐渐发力,曾经不愁卖的日系车备受冷落。但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日系品牌在新能源转型上的缓慢与不及预期。本田、日产在新能源布局上,除了油改电的传统车型,本田在中国市场推出烨P与灵犀品牌,日产的N7系列与启辰系列,但市场规模尚未打开。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JBQSCUrBbwZibxewzMpicFyaUiareKu5H70tjmROOib0u8IbHbDj0JA19EHsoQqpXQJGk1fbhh5l4XteYWMwmGwaQ/640?wx_fmt=jpeg&from=appmsg

在市场表现与利润都大打折扣的背景之下,“抱团取暖”后如何进行合理资源分配,才能成为当下困境的最优解。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受中国等核心市场和营收持续下滑的影响,两家车企合并之后能够有效削减成本,提升盈利能力。而且二者的核心市场基本一致,二者在管理、采购、生产、研发等各个方面的支出,都能节省不少。

但也不乏质疑的声音,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本田和日产均需要技术创新和把自身技术升级,而不是简单的规模化协同降低制造成本。二者应该把核心精力和技术研发放到最具竞争和创新的中国市场。

要知道,当今中国市场上电动化风生水起,曾经燃油时代不愁卖的日系车往日风光不再。随着中国车市的加速内卷,电动化转型缓慢的本田、丰田显得力不从心,推出的新能源产品智能化上难以符合市场需求。

本田、日产合作之后能否符合市场预期还尚不清晰。但可以肯定的是,二者最为紧迫的课题是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智能化的研发,推出迎合中国市场与消费者喜爱的智能化的车型。

另外,日产、本田在智能化和电气化合作开发过程也需要时间。在这之前,日产和本田也需要度过一段蛰伏期。

话说回来,本田和日产的合并至少不是坏事。至于结果如何,两年之后或许能见分晓。

每天学习更多>>

TCL C11K:点亮客厅,解锁观影新姿势 本田与索尼强强联手,推出新车,预计明年交车 “加价”买了仅499元起的红米14C,其实没必要过度神话它有多良心 雷军:小米 SU7 上月交付量超过特斯拉 Model 3 加量不加价!华为Pocket3来了:麒麟9010加持+全新设计 Q4中国手机市场调研报告出炉:华为重新成为第一 中高端市场TOP1!2024年OPPO都做了什么?AI推动高端机型销量猛涨 OPPO宣布降价清仓,12GB+512GB仅售1411元,4年流畅+五星抗摔 丰田RAV4荣放:油电混合,优惠3.5万,省油耐用选它如何? 中型车也开始大降价:奔驰C级降幅最大,雅阁帕萨特超5万 中汽协:2024年销量排名前十轿车生产企业共销售791.5万辆 三十万辆销量神话,五菱汽车:国民神车,还是潜力股?全球征途 长城汽车产品矩阵的分析和投资机会 潍坊:沿链聚合 集群发展,打造现代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新高地 媲美百万豪车气场!长安CS75 PLUS 2025款哈弗猛龙正式亮相,终于搭载方灯,配1.5T混动,6秒破百 新款本田思域详细介绍,激进运动的前脸,谁看了不着迷? 奔驰“话事人”回答2024:事事难成事事成 比亚迪海豚和埃安AION UT对比,谁才是10万级的真香电动车? 东风日产首款纯电轿车正式官宣 年度创新科技轿车:新奥迪A3家族 微星笔记本获专业媒体平台的17项奖项和认可推荐 消息称Arm计划提高授权费用,三星Exynos未来面临变局 华硕展示ROG主板内存插槽固定技术:超频性能提升400MT/s 年度全球PC报告出炉,联想第一,惠普第二 背靠上汽的智己,在智驾上,闯进高端局 稳油加电谋出海,一汽-大众在2025年全速起航 起售价24.98万,8个月不到累销超19万辆!为何理想常出爆款? OLED显示器乱战开启:市场扩大已无悬念,谁能成为搅局者? 广汽集团向墨西哥VEMO交付24辆AION ES 助力绿色交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