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论坛暨北京市教育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分论坛——“教育数字化融合与教学方式创新”学术论坛在清华附中大兴学校召开,专家学者与校长、教师共同研讨AI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践运用,推动教学方式创新与教育数字化落地。
AI融入学科教学助力创新思维培养
“备授测练研”一体化教与学平台、无边界智慧课堂、智能学生终端、班级学情数据采集助手、一体化智慧教务平台……在清华附中大兴学校,学校通过建设校园数字大脑,以及“教学质量提升、校园管理提质增效、人工智能创新教育”三大工程,打造数字化转型时代下的新型智慧学校,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基于数字基座的建设,学校不仅可以基于校园大数据分析教学质量、优化资源配置,还能对教师进行全息画像,为学生核心素养画像。记者了解到,教与学的数据采集,在清华附中大兴学校已覆盖了师生学习生活的全场景,数据闭环让教师更精准地开展教学和推送学习内容,实现教与学的靶向提升。
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清华附中大兴学校在课堂内打造了大单元教学规划、同步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跨学科教学教研、“电子课本﹢备课本”、“畅言课件﹢资源”、虚拟仿真实验室、学科应用等一系列场景。
清华附中大兴学校副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技术专委、北京市正高级教师张月英认为,建设和实施“AI﹢学科”课程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将为智能社会储备更多符合其多学科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通过人工智能的逻辑推理、算法思维和数据驱动模型,学生在跨学科项目中不仅能学会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更能掌握其中的科学逻辑,促进创新思维的成长。”张月英说。
数字化转型关键在于
“大规模课堂变革”
教育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其关键在何处?在当天的研讨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玉顺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关键在于“大规模课堂变革”。数字技术发展为教育各类要素创新提供了可能,进而带来系统性、跃升性的变革,不仅让教学步入高阶化、差异化,也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个性化学习。如何为素养型课堂赋能,是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难点问题。技术一方面可以融入课堂,助力学习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于分析课堂,助力课堂高质量发展。
当AI融入课堂,将给师生成长带来哪些变与不变?北京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教研网总编辑朱立祥提出,人工智能,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必然对基础教育的教学产生深远影响。在线联合教研、智能听评课、智能课堂分析以及教师成长智慧学伴等都是当前正在开展的实践探索。数智赋能教师专业成长,最终追求的是学生获得与成长。同时,使用人工智能要关注防范技术伦理风险,追求人机协同、人机共育。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卢宇认为,加强中小学阶段的通识性人工智能教育,需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跨学科、大单元与项目式学习等方式稳步开展和推进,并更多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内容设置。同时,需要加强对信息科技等多学科在职教师的系统化培训,使一线教师具备设计和讲授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基本能力。
AI以何种方式融入学科需认真思考
当天,与会学者还围绕AI赋能教育的前沿研究成果进行了分享。清华大学副研究员王东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基础学科属性及跨学科影响。王东表示,从总体上看,人工智能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科学,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独特的思维方式,应该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推动各个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工具,具有广泛的跨学科影响。如何在基础教学中反映人工智能在本学科中的前沿推动作用,需要认真思考。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穆肃分享了“数智技术赋能教育提质增优的D-4C协同模式”的研究成果。她提出,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中,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提质增优是难点和关键。通过体系化研究,研发一站式便捷智能设备、云端智慧教育平台和双师协同教学智能分析系统,建构了基于数智技术的乡村教育D-4C多方协同、常态实施教育服务模式,在全国超过124所乡村学校的英语、科学和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中广泛应用。实践证明,这一教育服务模式在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中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解决了优质教学资源结构性缺乏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