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玩手机到底合不合适?其实我觉得是合适的。比起同龄人,早接触电脑、学打字、学写作,能够提前掌握这些技能,确实有优势。至于看病的问题,大家为什么总是向下看?心里总觉得自己配不上好医生。可是其实每个人的价值都一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

说到人,我觉得有三类。第一类,像我爸妈那样,活得比较平凡,每天为生存忙碌,结婚生子,过日子。第二类,欲望驱动型,想赚大钱,想出名,总觉得有了这些就能更幸福,但往往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第三类,是使命驱动的人,他们活得很专注,心无旁骛,只专心做好一件事。像赵老师说的:“此生已完成。”

写作这行不太容易,纯写作挣钱少,尤其现在人不怎么看书了。网络上的写作也是不容易,要么是写年轻人喜欢的小说,要么就碰到擦边球,写一些敏感题材。AI写作也越来越厉害,给个提纲就能写好。这样一来,真正的作家就更稀缺了。真正的好作品还是要有温度,不能只依赖AI。

做生意时,很多人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产品和市场,觉得有了苹果就不需要OPPO了,有了星巴克就不需要瑞幸了。但其实消费是有层次的,大家的需求不一样,只要有目标受众,就能成功。关键是聚焦,不能什么客人都接,太高端的不要,太低端的也不要,找到自己的客户群体就足够了。
至于如果穿越回秦朝,我会给秦始皇两个建议。第一,吞并节奏慢一点;第二,不要杀掉六国的贵族,反而应该让他们继续掌权。贵族是帝国的“锅盖”,他们能掩盖很多问题。如果打掉他们的权力,地方势力就容易崛起,导致动荡。

关于社会进化,变革是习惯和创新的互动过程。保守派和激进派都有价值,因为根基深厚往往比表面的繁荣更重要。
学习历史,重点关注两个点。首先是群体性,了解群体行为,可以帮助我们做出独特的投资决策;其次是制度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好制度不是一味束缚大家,而是让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努力,这样才能形成自发秩序。

做策划时,必须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群体效应能让人容易追随潮流,但也容易造成内部分裂,最终互相残杀。人性有丑陋的一面,所以你得时常反思自己,是不是希望看到别人成功,还是在心底期待他们失败。好的人际关系,是看你是否真心为别人高兴。
总的来说,生活中的很多道理,都能通过简单的观察和思考得到。